Friday, April 4

Yasukuni

從前就有好好思考過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爭議性,明白中國人的憤怒,但同時也明白日本人的「有道理」。

當時想,即使侵華戰爭再錯,但這些人只是在國家命令之下,做出這些侵略行為,他們也是迫不得以。既然為國家捐了軀,在這點上,國家總能向他們表達紀念吧。

幾天前,我明白了。《靖國神社》(Yasukuni)這套戲將各樣的感受剝了出來,擺在觀眾面前。

1937年南京大屠殺,日軍在6星期中殺死了20萬中國人。日本報紙中記載,日軍策略砍首比賽,兩位「英勇」的日本將軍,分別拿出120多個人頭。

60年後,他們遭war crime tribunal定罪審死刑;他們的名字,也從此被刻在靖國神社的名冊上,獲日本人、國家供奉。

直至2004年10月,這個最受爭議的神社名冊中,有2,466,532個名字,當中有1,068個是被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庭定性為戰爭罪犯,有14個更是一級戰爭罪犯。這些人並非只為日本帝國犠牲而已,他們是視生命為無物的敗類。

日本人視靖國神社為光榮,視參拜靖國神社為自由,但並非每一個出現在名冊上的名字都這麼想。所以有了除名運動。

我看得最激動的一幕,是台灣原住民女子高金素梅第7次到訪靖國神社,要求將她祖先除名,並責斥神社的管理人。高高瘦瘦的她,穿得一身黑素衣裳,束起頭髮,配上珍珠耳環。這張漂亮素顏上,放出堅定銳利的目光,尤其震撼。

她說,台灣人一生被日本人兩次剝削,不單在殖民統治下被迫接受日本文化教育,之後更被騙入日軍為日本打仗。「他們在生前被日本剝削自由,死後仍要被日本剝削靈魂。」「他們不是日本人,不想被埋葬在日本。」

另一位一起要求為父親除名的是日本人。「我父親是位牧師,最珍惜生命的人。因為日軍不夠人,他被召入,被迫殺人。」加入軍隊不夠,他的父親就犠牲掉了。今天他將穿上軍服的父親肖像掛在客廳,提醒客人這個最大的諷刺。

但不管除名要求的原因是甚麼,神社的答覆是:不可以。因為為日本帝國捐軀的人都要被供奉在這裡,這並非人的選擇。他們的生命、靈魂,都已捐給了國家。

原來,真的像高金素梅所說的,這些人死後仍要被日本剝削靈魂,沒有選擇餘地。

(高金素梅令我印象深印,後經媽媽提醒,原來是電影《喜宴》中的女主角,現為台灣立委。)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