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25

D04 劉進圖 2006-06-20 編輯室手記

管理期望

較早前出席了一個高等教育研討會,講者有教統會主席王鳴、地鐵主席錢果豐,港大的程介明和楊健明,主持是科大黃玉山,聽到兩個頗有意思的觀點,值得和讀者分享,這兩點都和對教育的期望有關。

王(廿易)鳴指出,特區政府倡議擴充專上教育和終身持續進修,在觀念上完全正確,是香港邁向知識型經濟的必經之路,但必須顧及受眾的期望,例如六成人升讀大學或專上教育,在副學士課程大幅擴充後,已於去年超額完成,但念完副學士的人和過去念完預科或修讀了大專文憑課程的學生不同,他們不會甘於只拿一個副學士,總希望走多一步修成正果,把副學士變成正正式式的大學學位。問題在於教育資源有限,這份期望不可能單靠政府資助完成。怎樣令副學士夢想成真?社會又會如何面對大學學位持有人大量增加?

程介明指出,香港八家大學在過去十年發展迅速,不斷向外招聘,博士學位持有人估計增加了超過三千人,教學的規模和研究的廣度深度都顯著增加,因此大學對自身的期望亦與過去不同了,開始探求和講論「大學的理想,理想的大學」。他以麻省理工(MIT)為例,這所位於波士頓的世界一流大學,如果只能取錄波士頓市的中學畢業生,不能夠向全國以至全世界招生,它還會是世界一流的大學嗎?香港的大學可以把自己看成為全中國乃至全亞洲的大學嗎?

教統局的官員每當聽到公眾批評教育改革,說教改帶來退步而非進步,常會感到憤憤不平,千方百計要證明教改提升了本地教育的質和量。他們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教改燃點了期望,公眾是從新的更高的期望值來評價教改,看到的自然是滿目瘡痍,誰會在意今天比十年前已有長足進步?所謂高處未算高,教改是一場無休止的追逐。

2 Comments:

Anonymous Anonymous said...

明報副刊,又唔係差到咁,都夠我捱到5至6個地鐵站的

June 26, 2006 5:03 PM  
Blogger Clare said...

當然,一本書、一套戲、一個blog、一份報紙好唔好睇,都係好主觀既問題。

June 26, 2006 5:28 PM  

Post a Comment

<< Home